气出唱其一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欲。

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 汉晋南北朝
  • 曹操
  • 671
  • 0
  • 2025-05-05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 汉晋南北朝
  • 曹操
  • 544
  • 0
  • 2025-05-05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汉晋南北朝
  • 曹操
  • 546
  • 0
  • 2025-05-05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汉晋南北朝
  • 曹操
  • 396
  • 0
  • 2025-05-05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汉晋南北朝
  • 佚名
  • 373
  • 0
  • 2025-05-05

草庐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 汉晋南北朝
  • 诸葛亮
  • 737
  • 0
  • 2025-05-05

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汉晋南北朝
  • 诸葛亮
  • 807
  • 0
  • 2025-05-05

捣素赋

测平分以知岁,酌玉衡之初临。

见禽华以麃色,听霜鹤之传音。

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虽松梧之贞脆,岂荣雕其异心。

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请,桂露朝满,凉衿夕轻。

燕姜含兰而未吐,赵女抽簧而绝声。

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

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

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皎若明魄之生崖,焕若荷华之昭晰;调铅无以玉其貌,凝朱不能异其唇;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

红黛相媚,绮徂流光,笑笑移妍,步步生芳。

两靥如点,双眉如张。

颓肌柔液,音性闲良。

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

梧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

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

含笙总筑,比玉兼金;不埙不篪,匪瑟匪琴。

或旅环而舒郁,或相参而不杂,或将往而中还,或已离而复合。

翔鸿为之徘徊,落英为之飒沓。

调非常律,声无定本。

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

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

清寡鸾之命群,哀离鹤之归晚。

苟是时也,钟期改听,伯牙驰琴,桑间绝响,濮上传音;萧史编管以拟吹,周王调笙以象吟。

若乃窈窕姝妙之年,幽闲贞专之性,符皎日之心,甘首疾之病,歌采绿之章,发东山之咏。

望明月而抚心,对秋风而掩镜。

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准华裁于昔时,疑异形于今日;想娇奢之或至,许椒兰之多术,熏陋制止之无韵,虑蛾眉之为魄。

怀百忧之盈抱,空千里兮吟泪。

侈长袖于妍袄,缀半月于兰襟。

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

计修路之遐敻,怨芳菲之易泄。

书既封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

渐行客而无言,还空房而掩咽。

  • 汉晋南北朝
  • 班婕妤
  • 364
  • 0
  • 2025-05-05

自悼赋

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

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为后庭。

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圣明。

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

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几乎嘉时。

每寤寐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

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

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

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

历年岁而悼惧兮,闵蕃华之不滋。

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

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

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

奉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

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重曰:

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闼扃。

华殿尘兮玉阶苔,中庭萋兮绿草生。

广室阴兮帏幄暗,房栊虚兮风泠泠。

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纨素声。

神眇眇兮密靓处,君不御兮谁为荣?

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

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

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

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

已独享兮高明,处生民兮极休。

勉虞精兮极乐,与福禄兮无期。

绿衣兮白华,自古兮有之。

  • 汉晋南北朝
  • 班婕妤
  • 362
  • 0
  • 2025-05-05

哀二世赋

岂}(qì)州兮,望南山之参差。

岩岩深山之谾(lòng)谾兮,通谷谷害兮谽(hān)谺(xiā)。

汩(gǔ)淢(yù)噏(xī)习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

观众树之蓊薆(ài)兮,鉴竹林之榛(zhēn)榛[。

东驰土山兮,北揭石濑。

弥节容与兮,历吊二世。

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

呜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兮,坟墓芜秽而不修兮,魂无归而不食。

夐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mài)。

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

呜呼哀哉!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513
  • 0
  • 2025-05-05

难蜀父老

汉兴七十有八载,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纷纭,湛恩汪濊(huì),群生澍濡,洋溢乎方外。

于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rǎng),风之所被,罔不披靡。

因朝冉从駹(máng),定筰(zuó)存邛,略斯榆,举苞满,结轨还辕,东乡(xiǎng)将报,至于成都。

耆(qí)老大夫荐(jìn)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俨然造焉。

辞毕,因进曰:“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

今罢三郡之士,通夜郎之途,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今又接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此亦使者之累也,窃为左右患之。

且夫邛、筰、西僰(bó)之与中国并也,历年兹多不可记已。

仁者不以德来,强者不以力并,意者其殆不可乎!今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

鄙人固陋,不识所谓。

使者曰:“乌谓此邪!必若所云,则是蜀不变服而巴不化俗也。

余尚恶闻若说。

然斯事体大,固非观者之所觏(gòu)也。

余之行急,其详不可闻已。

请为大夫粗陈其略: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

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昔者洪水沸出,泛滥衍溢,人民登降移徙,崎岖而不安。

夏后氏戚之,及堙洪水,决江疏河,洒沉赡菑(zāi),东归之于海,而天下永宁。

当斯之勤,岂唯民哉?心烦于虑而身亲其劳,躬胝(zhī)无胈(bá),肤不生毛,故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浃乎于兹。

“且夫贤君之践位也,岂特委琐握龊(chuò),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hóng)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故驰鹜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且《诗》不云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浔衍溢,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

今封疆之内,冠带之伦,咸获嘉祉,靡有阙遗矣。

而夷狄殊俗之国,辽接异党之地,舟舆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

内之则犯义侵礼于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放弑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幼孤为奴,系累号泣,内向而怨,曰:‘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而恩普,物靡不得其所,今独曷为遗己!’举踵恩慕,若枯旱之望雨。

盭(lì)夫为之垂涕,况乎上圣,又恶能已?故北出师以讨强胡,南驰使以诮劲越。

四面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

故乃关沫若,徼(jiào)牂(zāng)牁(kē),镂灵山,梁孙原。

创道德之途,垂仁义之统。

将博恩广施,远抚长驾,使疏逖(tì)不闭,阻深暗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诛伐于彼。

遐迩一体,中外褆(tí)福,不亦康乎?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迟,继周氏之绝业,斯乃天子之急务也。

百姓虽劳,又恶可以已哉?

“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

然则受命之符合在于此矣。

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

观者未睹指,闻者未闻音,犹鹪明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薮泽。

悲夫!”

于是诸大夫芒然其所怀来,而失阙所以进,喟然并称曰:“允哉汉德,此鄙人之所愿闻也。

百姓虽怠,请以身先之。

”敞罔靡徙,因迁延而辞避。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206
  • 0
  • 2025-05-05

喻巴蜀檄

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

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

单于怖骇,交臂受事,屈膝请和。

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

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

南夷之君,西僰(bó)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宾之,发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币帛,卫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

今闻其乃发军兴制,警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

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

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

故有剖符之封,析珪之爵,位为通侯,居列东第,终则遗显号于后世,传土地于子孙。

行事甚忠敬,居位安佚,名声施于无穷,功烈著而不灭。

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

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贼杀,或亡逃抵诛,身死无名,谥为至愚,耻及父母,为天下笑。

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然此非独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晓谕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悌以不教之过。

方今田时,重烦百姓,已亲见近县,恐远所溪谷山泽之民不遍闻,檄到,亟下县道,使咸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476
  • 0
  • 2025-05-05

封禅文

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

历撰列辟,以迄于秦。

率迩者踵武,逖(tì)听者风声。

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续《韶》《夏》,崇号谥,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

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

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也。

五三《六经》载籍之传,维见可观也。

《书》曰:“元首明哉,股肱(gōng))良哉。

”因斯以谈,君莫盛于唐尧,臣莫贤于后稷。

后稷创业于唐尧,公刘发迹于西戎,文王改制,爰周郅(zhì)隆,大行越成,而后陵夷衰微,千载无声,岂不善始善终哉!然无异端,慎所由于前,谨遗教于后耳。

故轨迹夷易,易遵也;湛恩濛涌,易丰也;宪度著明,易则也;垂统理顺,易继也。

是以业隆于襁褓而崇冠于二后。

揆其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也。

然犹蹑梁父,登泰山,建显号,施尊名。

大汉之德,烽涌原泉,沕(mì)潏(yù)漫衍,旁魄四塞,云尃(fú)雾散,上畅九垓,下沂八埏(yán)。

怀生之类沾濡浸润,协气横流,武节飘逝,迩陕游原,迥阔泳沫,首恶湮没,暗昧昭晰,昆虫凯泽,回首面内。

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兽,噵(dào)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gé)共抵之兽,获周余珍,收龟于岐,招翠黄乘龙于沼。

鬼神接灵圉,宾于闲馆。

奇物谲(jué)诡,俶(tì)傥(tǎng)穷变。

钦哉,符瑞臻兹,犹以为薄,不敢道封禅。

盖周跃鱼陨杭,休之以燎,微夫斯之为符也,以登介丘,不亦恧(nǜ)乎!进让之道,其何爽与!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憓(huì),诸夏乐贡,百蛮执贽,德侔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浃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意者泰山、梁父设坛场望幸。

盖号以况荣,上帝垂恩储祉,将以荐成。

陛下谦让而弗发也,挈(qiè)三神之欢,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

或谓且天为质暗,示珍符固不可辞;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父靡几也。

亦各并时而荣,咸济世而屈,说者尚何称于后,而云七十二君乎?夫修德以锡符,奉符以行事,不为进越。

故圣王弗替,而修礼地祗,谒欵天神。

勒功中岳,以彰至尊,舒盛德,发号荣,受厚福,以浸黎民也。

皇皇哉斯事!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丕业,不可贬也。

愿陛下全之。

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犹兼正列其义,校饬厥文,作《春秋》一艺,将袭旧六为七,摅(shū)之无穷,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

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义而览焉。

于是天子沛然改容,曰:“愉乎,朕其试哉!”乃迁思回虑,总公卿之议,询封禅之事,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

乃作颂曰: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甘露时雨,阙壤可游。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嘉谷六穗,我穑曷蓄。

非唯雨之,又润泽之;非唯濡之,氾尃护之。

万物熙熙,怀而慕思。

名山显位,望君之来。

君乎君乎,侯不迈哉!

般般之兽,乐我君囿;白质黑章,其仪可嘉;旼(mín)旼睦睦,君子之能。

盖闻其声,今观其来。

厥途靡踪,天瑞之征。

兹亦于舜,虞氏以兴。

濯濯之麟,游彼灵畤(zhì)。

孟冬十月,君徂郊祀。

驰我君舆,帝以享祉。

三代之前,未之尝有。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炫耀,熿(huáng)炳辉湟。

正阳显见,觉寤黎烝。

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

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依类讬寓,谕以封峦。

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圣王之德,兢兢翼翼也。

故曰:“兴必虑衰,安必思危。

”是以汤武至尊严,不失肃祗;舜在假典,顾省厥遗:此之谓也。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467
  • 0
  • 2025-05-05

大人赋

相如拜为孝文园令,见上好仙,乃遂奏《大人赋》,其辞曰:

世有大人兮,在于中州。

宅弥万里兮,曾不足以少留。

悲世俗之迫隘兮,朅(hé)轻举而远游。

乘绛幡之素蜺兮,载云气而上浮。

建格泽之长竿兮,总光耀之采旄。

垂旬始以为幓(shēn)兮,抴(yè)彗星而为髾(shāo)。

掉指桥以偃蹇兮,又旖旎以招摇。

揽欃(chán)枪以为旌兮,靡屈虹以为绸。

红杳渺以眩湣(miàn)兮,猋(biāo)风涌而云浮。

驾应龙象舆之蠖(huò)略逶(wěi)丽兮,骖(cān)赤螭青虬之虫幽(yōu)蟉(liú)蜿蜒。

低卬夭蟜(jiǎo)据以骄骜兮,诎折隆穷躩(jué)以连卷。

沛艾赳螑(xiù)仡(yì)以佁(yǐ)儗(yì)兮,放散畔岸骧以孱(chán)颜。

蛭(chì)踱輵(hè)辖容以委丽兮,蜩(tiáo)蟉偃篬怵(chù)彘(chuò)以梁倚。

纠蓼叫奡(ào)踏以艐(jiè)路兮,蔑蒙踊跃腾而狂趡(cuǐ)。

莅飒卉翕(xī)熛(biāo)至电过兮,焕然雾除,霍然云消。

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飞泉以正东。

悉征灵圉而选之兮,部署众神于瑶光。

使五帝先导兮,反太一而从陵阳。

左玄冥而右含雷兮,前陆离而后潏(yù)湟。

厮征北侨而役羡门兮,属岐伯使尚方。

祝融惊而跸(bì)御兮,清雰气而后行。

屯余车其万乘兮,綷(cuì)云盖而树华旗。

使勾芒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嬉。

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

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tà)胶葛以方驰。

骚扰冲苁(sǒng)其相纷挐兮,滂濞(pì)泱(yǎng)轧洒以林离。

攒罗列聚丛以茏(lóng)茸兮,衍曼流烂坛以陆离。

径入雷室之砰磷郁律兮,洞出鬼谷之崛礨(lěi)嵬(wéi)石褱(huái)。

遍览八紘(hóng)而观四荒兮,朅(jiē)渡九江而越五河。

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

奄息葱极泛滥水嬉兮,使灵娲鼓瑟而舞冯夷。

时若薆薆将混浊兮,召屏翳(yì)诛风伯而刑雨师。

西望昆仑之轧沕(wù)洸忽兮,直径驰乎三危。

排阊阖而入帝宫兮,载玉女而与之归。

登阆风而遥集兮,亢乌腾而一止。

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矐(hé)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回车朅(hé)来兮,绝道不周,会食幽都。

呼吸沆(hàng)瀣(xiè)兮餐朝霞,噍(jiào)咀芝英兮叽琼华。

僸(yǐn)侵浔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

贯列缺之倒景兮,涉丰隆之滂沛。

驰游道而循降兮,骛遗雾而远逝。

迫区中之隘陕兮,舒节出乎北垠。

遗屯骑于玄阙兮,轶先驱于寒门。

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chǎng)恍而无闻。

乘虚无而上遐兮,超无有而独存。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278
  • 0
  • 2025-05-05

美人赋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

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

”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

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

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道由桑中。

朝发溱洧,暮宿上宫。

上宫闲馆,寂寞云虚,门阁昼掩,暧若神居。

臣排其户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帐高张。

有女独处,婉然在床。

奇葩逸丽,淑质艳光。

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

臣遂抚琴,为幽兰白雪之曲。

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思。

’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

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

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

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时来亲臣,柔滑如脂。

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

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674
  • 0
  • 2025-05-05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汉晋南北朝
  • 王羲之
  • 446
  • 0
  • 2025-05-05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汉晋南北朝
  • 陶渊明
  • 210
  • 0
  • 2025-05-05

饮酒

饮酒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饮酒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饮酒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饮酒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饮酒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饮酒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饮酒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饮酒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饮酒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饮酒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饮酒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饮酒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饮酒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饮酒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饮酒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饮酒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汉晋南北朝
  • 陶渊明
  • 270
  • 0
  • 2025-05-05

长门赋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其辞曰: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懽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 汉晋南北朝
  • 司马相如
  • 430
  • 0
  • 2025-05-05

悲愤诗

【悲愤诗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悲愤诗其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

历险阻兮之羗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

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

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

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

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

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

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

  • 汉晋南北朝
  • 蔡文姬
  • 418
  • 0
  • 2025-05-05
279页 -- 共5574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