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转春官入翰林,两叨清秩受恩深。
论思未有回天力,供奉空悬捧日心。
六十故知年渐老,寻常唯觉病相侵。
乞归自是安衰劣,俯仰清风愧古今。
小结湖亭面碧山,山光水色共閒閒。
平连西塞波千顷,斜上东山日两竿。
栏外静看鸥鸟浴,沙头长见钓舟还。
高人安得王摩诘,尽写风光入画看。
乾坤清气产英豪,大隐天津道德高。
雪月风花閒讽咏,溪云水竹自游遨。
画前有易心能悟,删后无诗句独谣。
金薤琳琅垂万世,无穷雅兴自滔滔。
窃第归登潞水船,罢休从此又言旋。
西涂东抺三千字,北去南来四十年。
欣戚情怀浑索寞,升沉声誉总悠然。
彤闱紫阁如天上,依旧清汾数顷田。
有子登科入翰林,难将寸草报恩深。
和熊已作中宵梦,断织曾劳往日心。
长忆红霞裁命服,空悲白发映华簪。
光荣尚自沾存没,留取芳名照古今。
白发交情四十春,声名又喜逐年新。
江都正学师前哲,洛下长才忆古人。
北阙从龙天广大,西山跋马玉嶙峋。
云中到日多清兴,应有新诗寄我频。
乘轺万里越河关,报国宁辞道路艰。
首夏初离巫峡水,新秋又过太行山。
久知雁塞妖氛扫,载喜龙沙凤驾还。
白发已承归老诏,陛辞不日觐天颜。
病怀久与世相违,疏乞归田诏许归。
辞阙犹沾光禄酒,束装还有尚方衣。
两京水陆寻征路,三晋山河想旧扉。
金马玉堂回首处,青霄唯见五云飞。
武昌风土冠南州,都博于今拔俊尤。
拜命已应增士气,趋程行复泛江流。
汀洲蕙绿光风转,沼沚芹香宿雨收。
还似苏湖人士盛,可无声誉达宸旒。
师名蚤不愧苏湖,引老南还出帝都。
驿路风和烟柳细,官河雨急浪花粗。
行看旧隐书连屋,坐见交亲酒满沽。
却恐回鸾来紫诰,黄门有子拜官初。
有子乘骢秉宪钧,疏封几度到双亲。
才颁龙敕奎文动,又锡鸾封綵诰新。
命服屡膺逢盛世,华筵频启庆长春。
重恩堂上恩方至,更笃忠贞答紫宸。
排风御气复鞭霆,历览无边造化情。
随分自能安至乐,玩心谁复识高明。
先天图有年年运,皇极书为世世经。
首尾诗成多寓兴,调高白雪少人听。
六朝全盛太平时,卜筑东都得自怡。
每与真儒论大道,时从国老和新诗。
杯倾绿酒宁嫌浅,车碾青芜不厌迟。
莫道千年清响绝,知音还自有钟期。
公等文章班马俦,偶来联步上瀛洲。
天恩又许归乡里,同泛南风五月舟。
上林三月柳花飞,又送青骢出帝畿。
别路争看迎宪节,过家应自舞斑衣。
恩光北极悬红日,行色西山入翠微。
风纪重临还自保,更驰清誉到彤闱。
少年应自负雄才,老悟玄机此意灰。
岁月风光情自得,山云水石兴悠哉。
一环理窟閒中见,万古天心动处来。
宝匣瑶琴遗响在,几何人识伯牙怀。
玄社千年有召封,故应华胄产英雄。
居共旧业留馀韵,卜洛新居有定踪。
后学难窥击壤集,先天都属弄丸翁。
清风百世谁招得,望断嵩高送去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