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骈

胡骈, 唐末进士。诗一首。
  • 唐代
  • 胡骈
  • 437
  • 1
  • 2025-05-07

  樊阳源

樊阳源,唐贞元进士第。诗一首。
  • 唐代
  • 樊阳源
  • 546
  • 1
  • 2025-05-07

  张随

生卒年不详。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随以善赋称。《全唐诗》存诗2首。《文苑英华》卷一八九录其《早春送郎官出宰》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全唐诗》卷七八一作袁求贤诗,恐误)。
  • 唐代
  • 张随
  • 719
  • 1
  • 2025-05-07

  石涛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靖江王朱守谦十世孙,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南明元宗朱亨嘉之子。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
  • 清代
  • 石涛
  • 754
  • 1
  • 2025-05-07

  刘孝孙

刘孝孙(?-632)荆州(今湖北江陵)人。贞观六年,迁太子洗马,未拜卒,卒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弱冠知名,与虞世南、蔡君和、孔德绍、庚抱、廋自直、刘斌等登临山水,结为文会。大业末,为王世充弟杞王辩行台郎中。辩降,众引去,独孝孙攀援号恸送于郊。唐武德初,历虞州录事参军,补文学馆学士。贞观六年,迁著作佐郎,吴王友。历谘议参军,迁太子洗马,未拜,卒。孝孙著有文集三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 唐代
  • 刘孝孙
  • 902
  • 1
  • 2025-05-07

  童翰卿

童翰卿,是宣宗和懿宗年间工于诗词的著名才子;曾任袁州教授的童宗说,也是唐朝时以眉宇秀整,尚友拔俗而见称的名士,著有一部《柳文音注》,被当时的学者尊称为“南城先生”。
  • 唐代
  • 童翰卿
  • 807
  • 1
  • 2025-05-07

  杜兼

杜兼,字处弘,中书令正伦五世孙。初,正伦无子,故以兄子志静为后。父廙,为郑州录事参事军事。安禄山乱,宋州刺史李岑以兵迎之,为追骑所害。兼尚幼,逃入终南山。伯父存介为贼执,临刑,兼号呼愿为奴以赎,遂皆免。建中初,进士高第,徐泗节度使张建封表置其府。积劳为濠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德宗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历年不徙。兼探帝意,谋自固,即脩武备,募占劲兵三千,帝以为才。元和初,入为刑部郎中,改苏州刺
  • 唐代
  • 杜兼
  • 806
  • 1
  • 2025-05-07

  孙咸

南唐时人。能预知灾异,又善为诗。后主开宝初,题诗于庐山九天使者庙,有“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之句。数年后宋师灭南唐,人谓其言皆应验。后卒于南昌。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三二引《拾遗》。《全唐诗》存诗1首。
  • 唐代
  • 孙咸
  • 882
  • 1
  • 2025-05-07

  富嘉谟

富嘉谟(?~706)字号不详。雍州武功(陕西武功)人。唐代散文家。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中累授晋阳尉,时吴少微也在晋阳,魏郡谷倚为太原主簿,三人均以文词见长,称为“北京三杰”。又以文词崇雅黜浮,浑厚雄迈,而被仿效,称为“吴富体”。唐中宗时预修《三教珠英》。中宗神龙初,韦嗣立荐为左台监察御史,不久病逝。《上官昭容集》20卷唐上官婉儿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佚。今《全唐诗》卷5收其诗32首,并云昭容词
  • 唐代
  • 富嘉谟
  • 893
  • 1
  • 2025-05-07

  王无竞

王无竞(652——705),字仲烈,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其祖先为琅邪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
  • 唐代
  • 王无竞
  • 615
  • 1
  • 2025-05-07

  吴镇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
  • 元代
  • 吴镇
  • 758
  • 1
  • 2025-05-07

  于尹躬

于允躬,一作于允躬。唐京兆长安人,于邵子。尹躬于代宗大历中登进士第。宪宗元和二年(807)任中书舍人,六年知贡举,五月坐弟皋谟罪贬洋州刺史,未几卒。
  • 唐代
  • 于尹躬
  • 753
  • 1
  • 2025-05-07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元代
  • 刘秉忠
  • 1228
  • 1
  • 2025-05-07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 宋代
  • 董嗣杲
  • 1204
  • 1
  • 2025-05-07

  王智兴

王智兴(758年-836年),字匡谏,怀州温县(今属河南)人 ,左武卫将军王靖曾孙,右金吾卫将军王瑰之孙,太子詹事王缙之子 ,唐朝官员、将领。王智兴少时以骁勇果敢著称,初任徐州亲兵。建中二年(781年),淄青节度使李纳谋叛,进攻徐州。王智兴受命进京求援,使徐州之围得以解除,从此成为徐州独挡一面的将领。后历任滕、丰、沛、狄四镇将领,前后二十余年。元和年间(806年―820年),因讨伐李师道有功,升任
  • 唐代
  • 王智兴
  • 812
  • 1
  • 2025-05-07

  张纲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 宋代
  • 张纲
  • 967
  • 1
  • 2025-05-07

  朱藻

朱藻,字元章,缙云(今属浙江)人。两宋之际词作家,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进士,调汉中簿兼尉。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知仙居县(《嘉定赤城志》卷十一)。由知浦城县擢通判江陵府(清光绪《浦城县志》卷一九),官终焕章阁待制(清康熙《缙云县志》卷四、五)。有《西斋集》十卷,已佚,全宋词仅收录其词一首《采桑子》。
  • 宋代
  • 朱藻
  • 880
  • 1
  • 2025-05-07

  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
  • 唐代
  • 欧阳询
  • 754
  • 1
  • 2025-05-07

  张莒

张莒,长山人,登大历九年进士第。大中时,官吏部员外郎。诗一首。
  • 唐代
  • 张莒
  • 910
  • 1
  • 2025-05-07

  查文徽

查文徽(885—954)五代南唐大臣。字光慎,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南唐休宁人。侍后主李煜,官至枢密副使。讨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时候立了大功,于是升迁为建州留侯。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儿子元方是建州的观察判官,他的孙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龙图阁侍制。历仕李升监察御史、李璟谏议大夫、中书舍人、枢密副使、抚州观察使、工部尚书。攻吴越福州被执,遣还饯以慢性毒酒,十年乃卒。
  • 唐代
  • 查文徽
  • 825
  • 1
  • 2025-05-07
157页 -- 共3131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