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⑴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
⑵诸天:天空。
⑶井树:井边之树。
⑷渭川:渭水。
⑸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岑参#的相关作品[岑参] 石上藤[岑参] 行军诗二首[岑参] 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岑参]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岑参]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岑参]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岑参] 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岑参] 咏郡斋壁画片云[岑参] 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岑参] 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岑参]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岑参] 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岑参]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岑参] 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岑参] 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岑参]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岑参]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岑参] 送李司谏归京[岑参]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岑参]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