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
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漏。碎叶城在今中亚细亚伊塞克湖西北,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唐时属安西大都护府。“孤城”二字暗示碎叶城处在边防最前沿,孤立无援,形势严峻,对于能否扼守住边关,防止外敌之侵入,举足轻重,边将却骄奢轻敌,城门洞开地出猎而去,其危殆之势无异于引一发而垂千钧。诗人的焦虑和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写在守卫烽火台的戍卒的阵阵欢呼声中,将军猎归,大获猎物。“烽子”,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唐凡烽候之所,有烽帅、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紧急而举烽者也。”如今“烽子”不去守望敌情、举燃烽火,而去守候猎物、举燃猎火;不去呼报敌情紧急,而去欢呼猎罢归来,讥讽之意显而易见。
此诗写边将夜猎的场面,虽然背景壮阔,显得有声有色,但并不是为了歌颂,而是寄寓诗人对边防松弛的忧虑和对边将玩忽职守的警告。
1、《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77页
戎昱#的相关作品[戎昱] 苦哉行五首[戎昱] 成都暮雨秋[戎昱] 送僧法和[戎昱] 途中寄李二[戎昱] 寄许炼师[戎昱] 别离作[戎昱] 耒阳谿夜行[戎昱] 秋月[戎昱] 送零陵妓[戎昱] 长安秋夕[戎昱] 闻笛[戎昱] 咏史[戎昱] 题云公山房[戎昱] 咏史[戎昱] 塞下曲·其六[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戎昱] 桂州岁暮[戎昱] 桂城早秋[戎昱] 耒阳谿夜行(为伤杜甫作)[戎昱] 抚州处士湖泛舟送北回两指此南昌县...